后现代教育类节目《百家讲坛》
教育节目也可以这么做,专家和大众在一起了

后现代学术区
版主:啊飞
邮箱:xie3ds@263.net
论坛:后现代论坛

本页回到首页←

新窗口到首页↑

读解后现代
1.后现代的背景
2.后现代的定义
3.后现代的文化特征
4.后现代的语境
5.后现代与网络个人出版
6.电视媒体和后现代的关系
7.电视节目中的后现代手法
 
后现代的误区
1.颠覆
2.含混
3.不负责任

后现代电影及电视
1.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
2.读报类节目《马斌读报》
3.教育类节目《百家讲坛

4.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
5.真人秀节目《我型我秀》
6.真人秀节目《挑战主持人》
7.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
8.综艺节目《过年七天乐》

9.电视剧《武林外传》

10.电影《疾走罗拉》
11.电影《鬼子来了》
12.电影《双重间谍》
13.电影《第四十一》
14.电影舞台剧《暗恋桃花源》

后现代论文汇集
1.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节目创新中的应用

                   编辑:谢斐   发布时间:2006.09.07   来源:www.top21china.com

(二)教育类节目《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首播12点45分,复播晚上0点10分,在这个被电视界称为“铁锡时间”甚至是“睡眠时间”的非黄金时段,《百家讲坛》在科教频道收视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综合排名仅次于《周末讲述》。而从2005年1月至今,央视国际网站上的300多个栏目中,《百家讲坛》点击率同样排在前几位。为什么学术性很强的栏目能受到观众如此青睐,为什么一直处在象牙塔中的学者在讲坛上开讲后会成为大众的明星?

回溯历史,该节目的收视率其实非常低,最惨的时候几乎为零。也许,这是高品位电视栏目共同的尴尬,似乎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总是难以调和,央视栏目《读书时间》被末位淘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生存的压力,《百家讲坛》认识到全国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都很多,但很多学者都很难用通俗语言讲专业知识,很多专家不愿意在电视上讲故事,而是想表达学术观点,而太学术化或太深奥的东西百姓往往看不懂,也不愿看,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很多节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节目开始了讲解的通俗化演变过程,从刻板、专业口吻到有趣、生动、自圆其说,从象牙塔式口吻到通俗化口吻。

曾在《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的作家刘心武这样评价道:“《百家讲坛》不仅往‘百家’去想,更往‘百姓’方面想,在‘百家’与‘百姓’之间寻找衔接点,一旦找到,便认真焊接,使这档节目有了让偶然点到的观众滞留的吸引力,并逐渐培养了一批‘回头客’,使他们从‘偶然邂逅’,变成了‘长期相伴’的热心观众。”这其实是是一个文化艺术走出象牙塔的过程,是一个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的过程,红学曾经是象牙塔里的事,现在大众也可以读解了。

现任制片人万卫称,《百家讲坛》并不是一个学术栏目,因此不承担学术上的正确性,只要这些名家能够把自己的学说自圆其说,且能说得生动有趣,就是我们需要的。因此,栏目允许了学者新解历史吸引大众,以此达到了重拾历史、普及历史的目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将会越来越感兴趣,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并没有衰退,青年人只是对古板老套的文化教育方式不满意。易中天2004年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汉代风俗人物”系列讲座掀起收视热浪,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拥趸者还自称“意粉”。

《百家讲坛》顺应时代潮流,纳百家之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俗易懂的重解历史,走向成功成为必然。

                     (摘自论文《论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节目创新中的应用》)   

后记:
对中国后现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