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的文化特征
在解构过程中才产生意义,结果往往不重要

后现代学术区
版主:啊飞
邮箱:xie3ds@263.net
论坛:后现代论坛

本页回到首页←

新窗口到首页↑

读解后现代
1.后现代的背景
2.后现代的定义
3.后现代的文化特征
4.后现代的语境
5.后现代与网络个人出版
6.电视媒体和后现代的关系
7.电视节目中的后现代手法
 
后现代的误区
1.颠覆
2.含混
3.不负责任

后现代电影及电视
1.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
2.读报类节目《马斌读报》
3.教育类节目《百家讲坛

4.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
5.真人秀节目《我型我秀》
6.真人秀节目《挑战主持人》
7.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
8.综艺节目《过年七天乐》

9.电视剧《武林外传》

10.电影《疾走罗拉》
11.电影《鬼子来了》
12.电影《双重间谍》
13.电影《第四十一》
14.电影舞台剧《暗恋桃花源》

后现代论文汇集
1.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节目创新中的应用

                编辑:谢斐   发布时间:2006.09.07   来源:www.top21china.com

  后现代主义实质是一种生存态度,而不是一种标榜的生活方式。后现代本身是不主张单一而主张多元,不主张个人主义但主张个体差异化,它是没有风格的风格,没有永恒的价值。后现代作品在解构过程中才产生意义,因此任何模仿和抄袭形式是毫无意义的,也因此后现代在很多人看来是琢磨不透和难以定义的,我们只能通过后结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文化现象看出如下一些主要的特征。

1.拼贴组合

   后现代艺术最具有颠覆性的艺术行为就是打破了时间的前后、空间的顺序、因果的关系、逻辑的连贯,完全按照偶然的组合,随心所欲的交换,东平西凑的对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形成一种非线性的“蒙太奇”的时空结构,这就是“拼贴组合”。
  
后现代主义所模仿和拼凑的东西主要来自现代主义的创作,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任何事物都离开了原来的上下文关系,重新进行组合成为完全不同的整合体,有限的事物可以有无限的组合方式,创造的意义不在于看到什么,而是如何看,在如何看中产生了解构的意义。从这我们也看到了后现代是有自己的语境,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有意义。要罗列出众多相关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也就需要作者和读者都对零碎的拼贴信息掌握足够充分,否则毫无意义和难以读解(如国内早期的拼贴组合式广告,虽然创意非常好,但拼贴组合后的意义却难以被接受,因为广告主消费者都读解不了)。也即是解构的基础是结构,后现代产生于现代,缺少后现代的语境,后现代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后现代在拼贴组合其他文化中产生新的意义。

2.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是后结构主义,它反对中心论和二元论、反对权威和绝对,倡导多元性、差异性和开放性,具有一种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对价值的自由选择。因为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倡导每个人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多元化观点有利于防止人的思维单一化,认识狭窄化,防止人类的退化,同时符合人类的探索精神和人性化发展,多元化可以解放思维,激发人们的自由创造能力。
  
多元化和随意性是有区别的,多元化是有针对性的,它要求的是差异化而不是表面的形式不同。在后工业消费社会中,产品不再是为了便宜低廉而照标准化生产,差异化加大后,产品有了文化使用价值,大众生活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又推动着消费者不断出现新的审美倾向,许多潜在的审美需要不断地被挖掘和发现,大众文化也因此产生,文化产业化也因此开始。

3.平面化

   精英文化下的现代主义大师往往要求观众深入其作品深邃意义之中,通过不断的解释和领悟,发现作品的寓意,从而获得审美体验。而有了发达的媒体后,后现代主义把作为最高境界的作品内涵意蕴深度消解,以一种表层的、浅层的内容取代, 给人一种无需解释的体验,即一种形象可以用另外一种形象解释,这时认识只有一个层面,而不再需要深邃的语言解释成多个层面,从而变得平面化,平面化也使得文化大众化成为可能。
  如电视媒体是现代社会最具有影响的媒体,其不需要解释的瞬间视觉形象吸引着全社会的公众,它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学习娱乐的重要来源。

4.大众化(容忍粗糙和不成熟)

  后工业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大众文化,它消解了现代主义的“权威标准”和“发现真理的天职和使命”,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大众文化艺术抛弃了纯粹的唯美主义,运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从而使文化产业化、商品美学化,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要。在大众生活越来越艺术化过程中,也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个人的创造力,大众从精英文化下的集体无所作为到大众文化下的个体积极参与,改变了集体无意识,由被动到主动,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去创新生活和工作,大众文化消费的目的也就是要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对自我价值的寻找,和对当下自我生存意义的认可。
  
大众性的具体表现为商品性、技术性、娱乐性三个层面,具有市场化、世俗化、商业化、快餐化、形象化、批量复制等外在表现。技术性破除了艺术品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性后,艺术从自我表现转向了自我娱乐,改变了原来的自恋状态,进入了现实生活。

5.调侃反讽

  现代社会,大众都处于紧张繁重的工作中,大都希望从艺术的参与和游戏中简单的、直截了当的获得快乐,因而形成了特定的游戏心理和需求。娱乐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后现代主义以一种非理性的、散漫的、随意的、自由嬉戏的态度对待事物,自贬与嘲弄、戏谑与反讽成为作品主调,但其手法诙谐而不低俗,态度自嘲而自信,同时获得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兴趣。

6.尊重历史,复归传统

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艺术的法则和方式,否定内容决定形式,彻底解放了视觉形象的同时,艺术也成为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纯形式,成为彻底的精英文化,使得普通人难以读解。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决裂也使它走向了极端,成为象牙塔中的艺术,成为大众难以理解的“对象”,现代主义作品也就开始没有意义了。而后现代主义和所有文化艺术思潮保持平等,向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历史回归,同时也是超越,使得后现代主义作品获得更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认同人类过去的历史,运用现成的成果重新创新,重拾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给历史新的现实意义。后现代艺术也可以看作是寻根的艺术,寻找和重新发现民族文化之根。

7.自由的体现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现代化下劳动者听命于专业化分工,受制于机器,服从于生产组织。而在后现代社会下人开始追求精神的自由,劳动者开始不愿为物化标准而工作,手机、汽车、房子都不再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也不是价值的体现,精神消费成为大众生活的需要。大众文化就是对现代人的价值认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生活可以由自己也应该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

                     (摘自论文《论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节目创新中的应用》)

 


  

后记:
对中国后现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