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巨型希腊婚礼》的成功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低成本、独立制作电影的生机蓬勃,除了市场的成全,也来自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仅2004年一年,就杀出多匹黑马。著名影星梅尔·吉布森转投幕后的首部作品《耶稣受难记》,拍摄成本只有2500万美元,票房狂收3.7亿美元;而耗资仅600万美元《华氏911》,票房收入高达1.19亿美元,该片还获得第5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索尼公司发行的翻拍自日本同名恐怖片的《咒怨》,成本1000万美元,票房翻至10倍以上;此外,《遇见波莉》和《闪避球的奇迹》也成为大赢家,前者以4200万美元的低成本获得1.7亿美元的高票房,后者也以3000万美元的成本坐收1.14亿美元票房。
去年10月上映的《电锯惊魂》,也引起了好莱坞极大关注。该片由两个来自澳洲的年轻学生雷·温纳尔和詹姆斯·温一手打造,他们一个导一个演,仅用了100万的投资就赚回了500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好莱坞电影市场一个不小的奇迹。现在,雷·温纳尔和詹姆斯·温趁热打铁,已经开始着手制作续集。
不可不提及的,还有2002年的《我的巨型希腊婚礼》。这部成本仅为500万美元的浪漫喜剧,上映四个月票房飚升过亿,并最终狂收2.4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立制作电影,收益堪与当年几乎“零”投入亿收入的《女巫布莱尔》媲美。
《我的巨型希腊婚礼》的成功被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片的整个运作模式,包括制作、发行和放映都堪称传奇。该片由希腊裔女作家妮娅·瓦达拉斯自编自导自演,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的希腊裔妻子,极力游说丈夫担任影片的策划和监制。制片方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电影公司IFC,这家公司隶属于美国有线电视系统公司。起初,她们甚至没有戏院公映的计划,打算拍完就直接卖给HBO收费电视电影频道播放。
妮娅·瓦达拉斯自己说,500万的电影预算里,几乎就没有用于营销宣传的费用,她们既不能在闹市区竖巨型广告牌,也承担不起在电视中大量插播广告的费用。影片最初的市场定位仅仅限于那些在美国的希腊社区,但是片中那种真实温馨的生活氛围,轻松幽默的桥段以及对不同文化冲突的巧妙诠释,打动了观众。良好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听说和谈论《我的巨型希腊婚礼》,最终促使人们涌入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