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与尼采对文明施暴的悲剧
――库布里克与尼采
一、 前言
二、 本文
三、 结论
【提要】 :好莱坞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斯坦利.库布里克。而尼采更是作为欧洲哲学的先驱光辉的载入史册。尼采认为悲剧与道德因素联结起来,对生命力起一种倒退作用,只有站在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悲剧效果,才能真正理解到悲剧是伟大的生命鼓舞。
尼采作为理论研究者,将悲剧提升至形而上的意义。库布里克作为实践者,在艺术创作中渗透出酒神与日神精神的完美结合。尼采与库布里克二者成果究竟有何内在联系,本文将主要以库布里克的影片《发条橙子》与尼采悲剧美学进行联系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一、 前言
1976年,《太空漫游2001》上映后将库布里克的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一位当时的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老板看了《太空漫游》后,称“这是斯担利的极限”。《太空漫游2001》带库布里克登上一个高的顶点,他从这个人类进化史诗的宇宙空间里开始向下跳,跳到人性最黑暗底谷,在这里,坏的人类文明生育出坏的种子,一代以暴力为理想的青年,正在经历他们成长最黑暗时期。
相比较《洛丽塔》的判经离道,《发条橙子》不知又激烈了多少倍,但这位控制力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导演,似乎不拍这样的极端题材就不足以发泄出他内在的架驭力量,这就像是《发条橙子》里的年轻人不去使用暴力就无法发泄出自己浑身上下的青春荷尔蒙。库布里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乐衷于追求极至主题的导演,尽管他的极端主题从来没有失去过某种超极理性的思辩控制,每当这种极端性显示要战胜理性一方时,电影就呈现出喜剧的特质,比如《奇爱博士》,再比如这部《发条橙子》,如果你在看《发条橙子》的时候感到害怕,也许库布里克会成为你心里的恶魔,如果你感到好笑,你会觉得库布里克其实是个喜剧大师,这个电影非常像是一场虐待式游戏,库布里克扮演着恶魔,手执皮鞭,对骄傲如公主般的欧洲文明施暴,结果带来了一场奇妙的快感。
两千五百年来,古希腊人以其优异的艺术禀赋,创作了这一重要的悲剧型态。而到了唯意志论的尼采更以生命哲学的诠释角度,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审美观念,于此显现其艺术现象观点之本质,美学不仅表现在科学、艺术,也表现在对现世生命价值的肯定。
「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尼采的话也诠释了库布里克电影创作的精髓,始终是对生命对意识形而上的讨论。
二、 本文
在近代德国文化史上有一大批古希腊文化的推崇者,歌德、黑格尔等人,在希腊文化中看到的是静穆的伟大或和谐之美,而尼采在古希腊文化中,特别是希腊悲剧中却看出了希腊人对生活的悲苦所表现出来的旺盛活力和洋溢着悲剧精神的人生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希腊人有着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他们早就明白人生的痛苦、可怕与荒谬,而以艺术作为自救之道,神话艺术创造的冲动与活下去的冲动合而为一。
本人认为电影《发条橙子》从本质上讲,是一出现代文明的悲剧,尽管其披挂着喜剧的外衣。不管从时间概念设置上还是空间概念的称述上无不透出怪诞、荒谬的风格。但将其组合起来,都要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下――故事是未来式的,它并非我们的现实生活。而在虚构的时间空间之下,演绎出了一场男女虐恋游戏。但凡男女虐恋游戏,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彼此都清楚这一切都是在扮演,是假装的。类似古希腊酒神的祭祀仪式,人们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情绪亢奋,达到颠狂状态,冲破平日的禁忌,放纵自我,在忘我的状态中追求一种“醉”的欢愉。而电影中艾里克斯和伙伴们开始时身处的奶吧则成了隐形的“酒神祭祀场”, 我们想像中的不良少年都会喝酒,而他们却是喝着象征着健康的牛奶,虽然这个牛奶里可能会有不健康的迷幻奶吧。等象征“酒”的牛奶喝尽时,艾里克斯与伙伴们开始了自己的“祭祀”。先是来到街上先痛打了一个烂醉的老流浪汉,而后在一个废弃的赌场里见到了另一伙正欲强奸少女的流氓,双方早有过节,便大打出手。一场恶战后,阿历克斯和同伙驾车飞驰,在马路上肆意地逆行。不久他们来到郊外的一处寓所,阿历克斯以发生交通事故为由向这里的户主作家亚历山大夫妇借用电话,当门打开时,他们就戴着面具冲入屋内,殴打作家,轮奸作家的妻子。在疯狂的发泄完暴力与性欲后,他们才回家休息。
『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悦,我们就瞥见了酒神的本质,把它比拟为醉乃是最贴切的。』
这正是尼采所认为的酒神精神的本质,而艾里克斯一伙的行为,针对于电影中的他们,唯有此中做法才能使他们在“醉”中充满幸福与喜悦感。库布里克之所以如此表现,就如尼采认为希腊人感受到了生存的恐怖和可怕,为了活下去,于是安排了在奥林匹斯众神的光辉梦境中诞生的情境;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创造了那些神,以作为人类生命作辩护。在导演敏锐的品味触角的感知下,现代文化对人的影响犹如希腊人对生存的恐惧一样,借助某种催化剂的催化,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欲望与天性。
大多数人看完电影之后,都将电影的主题定义为揭示人的暴力本性,我认为这样的定义似乎只能作为这个影片一个起点,《发条橙子》实际上象征的是艾力克斯和他的同伴们,影片的名字点出了他们的纯洁与无辜,他们只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下的玩物而己。如果说暴力是人本性里固有的一部分,那么不断变化演进的文化似乎使这种倍受压抑的暴力本性以一种更为极致的方式遗传在未来一代的人身上。这种一方面极力压制,另一方面极力暴发的关系,也正是虐恋游戏之中的生产快感的关系模式。
库布里克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所揭示的,正是对被现代文化压抑下的人性解放的渴望。而尼采,曾提出的“上帝已死”也是反对文化对人性禁锢的不满,尼采之所以对古希腊艺术如此痴迷,是因为相比欧洲的宗教文化与哲学,古希腊艺术少了宗教文化禁欲主义的束缚,人的天性可以自由的释放。
电影主角艾力克斯身上有一些特点是闪闪发光的,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他看起来漂亮聪明,无法无天,追求属于他的自由生活。不喜欢传统,但却接受古典的贝多芬音乐,不学无术,却又自认为是天才,他很残暴,但他似乎沉溺在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里。说他狂妄自大也好、不知死活也好、残暴至极也好,这个满身恶习的男孩却是也是无辜的,因为他并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有罪的,他在作恶多端的同时,显得充实、自信,胆色十足、没有一丝的罪恶感。当他对付背叛他的同伴时,他说道:“真正的天才是赁着本能而不是思考的决定自已的行为”。
他的生活封闭,但渴望自由,比如:门是上着密码锁的---与父母完全的隔绝;偶像贝多芬的画像,与跳舞的耶稣,形成鲜明对比,渴望激情发泄的自由,鄙视宗教主义对人性的禁锢。作为宠物的蛇,也是一种意向,阴暗毒辣之物在更强大的压迫下变的温顺乖巧,这也是他的精神象征,呼应后来的情节。整个屋子狭小,给人一种压抑感和紧迫感。如住在那所大宅的女人所说这些住在楼房里的孩子实际上家庭的社会地位很低下,父母都是工人,他们不接受传统,想来很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并没有给他们荣誉感和教养,他们的暴力,与他们父辈的社会地位卑微也许是成正比的,他们对整个社会的敌意催促他们的空虚以暴力的形式发泄出来,他们在开放的社会拿来激进自由的贝多芬精神作为精神力量。
艾力克斯在电影中遭受的待遇,就是一代人的象征:邪恶是他的天性,是历史遗传传到他这里形成的一种自然本性。他们从反叛到被阵压,到强迫的接受改良、再到被欺付,最后到恢复恶的本性,整个过程并没有教导他变好,而是教导他学会了虚伪。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但当它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人们感到惊骇、不理解,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受着这种“被文明”化的待遇。而这种“文明”似乎就像一粒坏的种子,无可救药的坏血,他们唯一的下场就是延续上一代人的虚伪,继续着“文明”。虽然他们曾经是一个靠本能行事的无辜的“发条桔子”,但当他学会如何伪装来达到目的时,他们不再无辜,他们变成了正式的“接班人”。
在艾里克斯身上,处处体现尼采思想中的日神精神,日神代表着梦境,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他一直在作着自由的梦,行事自我,目的清晰,只为让自己的人性得到释放,激情得到发泄。而现实世界同样只是一个外观。在其本质上却显现出酒神精神酒神代表着一种如同酒杯满溢的喜悦与欢愉,代表着情感与欲望,支配着人的本质与天性。
我们不应把日神与酒神视为两条并行线,尼采藉由对日神和酒神的对比,来考察希腊人的艺术之神,支撑古希腊人乐观的人生,所有艺术都是从这两种力量的结合而创造出来的,从自然艺术冲动发展内容来了解自然艺术,即逐渐形成酒神、日神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显示出,人生尽管在这种对抗和压力中遭受无数痛苦,但丰盈的生命力却可以从这种对抗痛苦,战胜痛苦中升腾起生命的崇高感,这也才是一种具有真正价值和审美意义的人生。
《发条橙子》中的艾里克斯,正是将酒神与日神精神相结合的美好产物,在经过无数压迫与反抗最后通过虚伪使自己的生活恢复本性,享尽淫乐,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多了虚伪,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受到压制,唯有依靠虚伪才能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也是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另一种展现,在外观世界的美丽外表下,为了自己内心的理想,与人性的还原,只能依靠虚伪。
三、 结论
尼采认为,阿波罗的力量是表象有显明型态的、人我分殊的、主体鲜明的、意识清晰的、有节制的、和谐的作为一切造型力量之神。迪奥尼索斯的力量是恐怖的、狂乱的、无条理的、人我混同的、主体涣散的、无意识的、深层的。这两种精神相冲击而产生了深邃沈厚的悲剧。酒神冲动是一种源于生命的一种内在本能的冲动,飘飘欲仙的状态中,体验到自身生命的活力。日神冲动则是生命对抗现实,追求个体生命完善外观实现的冲动。因为日神
冲动,生命才能自我肯定,抑制酒神冲动的破坏力。《发条橙子》这部电影,乃至库布里克很多的创作,这两种动力经过长期冲突之后,神秘的结合在一起并完美融合的结果,阿波罗与迪奥尼索斯是两股最原始的力量;它们没有自己以外的基础,不归因于更深的原因,我们也不用证明即可以成立,只需要证明的是――在库布里克手下,它们彼此依存,互相升华,艺术至此而呈现出酒神与日神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