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在公元3世纪,古罗马有一位高风亮节、德高望重的修士,名叫瓦伦丁(Valentine)。那时的罗马人,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总喜欢围在他的身边,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当时古罗马正处于暴君克劳多斯(Claudius)的残酷统治下,战火连绵。克劳多斯经常征召大批百姓前往战场,还禁止人们举行婚礼,甚至命令所有订婚的爱侣立刻解除婚约。在他的淫威下,很多年轻男子被迫告别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姑娘们也由于失去爱人而抑郁神伤,整个罗马笼罩在哀怨的相思之中。
然而暴政阻止不了真爱。一对情侣在绝望之中想到了修士瓦伦丁,于是向他求助。他们的爱情打动了瓦伦丁,他在神圣的祭坛前为这对年轻人悄悄地举行了婚礼,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瓦伦丁的帮助下走进婚姻殿堂。
可惜,好景不长,消息传进了暴君的耳朵里。克劳多斯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将瓦伦丁逮捕并投入地牢。最终瓦伦丁在地牢中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百姓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后来,世人为了纪念瓦伦丁的英勇行为,奉他为情侣的“守护神”,并将他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瓦伦丁日”。经过多年流传,Valentine渐渐成了情人的代名词,“瓦伦丁日”也演变为今天的情人节。